第82节(2 / 2)

炮灰奋斗史[清] 玄北 2740 字 12天前

敏宁将图又收起来,一脸郑重的对他说,“最起码吃得饱、穿的好,这就是盛世。”

四爷不置可否,“所以你将布料的价格减下来?但是对于百姓来说,衣服并不是必不可少的,粮食才是最重要的。要是将粮食增产,才能达到你所说的盛世。”

敏宁拍了拍胸口说,“放心吧,爷,我正在朝这方面努力!”

她知道四爷过来问这件事,肯定是织造局那边知道是她出手,所以才想用四爷来给她施压。

这群混蛋,不跟她正面在商场上较量,反而弄出这些鬼魅魍魉不入流的手段。

敏宁撇了撇嘴,有些不屑。

“爷,我这边有个计划,需要寻求您的看法。”敏宁直接扯开了话题,不再让四爷的心思放在江南那边。

“何事?”

敏宁又掏出了几张图纸,“您看,这几张是可以纺织羊毛的机器。如同江南的织布机一样,可以纺织出大量的毛线出来。以后咱们完全可以在蒙古那边收购羊毛,做成毛线,再织成毛衣销售到大清各地。”

“对于这些不用的羊毛可以换成钱财,想必蒙古那边绝对不会拒绝。”

四爷点了点头,“你这个想法挺好,难道想让我帮忙联系蒙古那边的人?”

敏宁摇了摇头,“只是这个事关重大,所以才寻求爷的帮助。爷,您别看这羊毛生意小。但这羊毛剪掉之后还会再长,这完全就属于再生资源。以后,蒙古那边从羊毛上面得到了甜头,肯定会养更多的羊。而且做生意肯定不止这一样,还打算收取奶粉,蒙古那边牛奶、羊奶多的有时候都会倒掉,完全可以做成奶粉,贩卖到大清各地。还有一些羊油牛油等等,也可以做成皂。”那些奶粉在蒙古那边只当成干粮用,还从来没有想过贩卖到中原来。

“等时间一久,蒙古肯定会依赖这些生意。若是再出现葛尔丹那种事,咱们掐住了这个渠道,拒收羊毛,蒙古人肯定不乐意,第一个就自己将那些不定因素掐灭。所以这个事情真的很重要,小小的羊毛可是能够控制住蒙古的脉门。”

四爷越听脸色越沉,“你在胡说什么?满蒙是一家,你怎么能有这种心思?”

敏宁才不理会他的冷脸,“我只是不希望将来生的女儿也被送去抚蒙,只要打通蒙古那边的商道,咱们大清就不用再将金贵的公主嫁过去,你也不瞧瞧,你那些姐妹们还有几个是活着的?”

四爷深深的看了她一眼,“行了,这件事我会写个折子上奏汗阿玛,只说通商一事,至于那些有的没的别让爷知道从你这里泄露了出去!”

敏宁唇角一勾,“是,爷!”

等四爷一离开,敏宁就冷笑不已。

那群人以为将状告到四爷那里,她就会收手,简直是异想天开。

这回四爷和皇帝肯定都心思是转移到蒙古那边,绝对不会管江南那边的事儿。

只有这样,她才能腾出手来对付这些人。

每一次改革注定要清洗一些人,这些阻挠的人不过是螳螂挡车,最终会碾与历史的巨轮之下。

敏宁直接命人在庄子里启用更多的工厂,这些工厂全力造出更多的手摇织布机。

又派人将那些破产的织户吸收到工厂里,虽然说自由受到了限制,但是赚到的钱每个月也不少。一些手熟的女工赚的比以往在家里还要多。

以前在家里做出来的布料都被那些商户压低了价格收购,那些商户相互串联,价格压得很低,不卖的话只能够压在手里卖不出去。

哪里像现在这样,不仅不需要像以前那样日夜织布,只赚取那微薄的钱财。像如今这样收入固定,家里在种上几亩田,有了粮食,一家人完全可以过的很好。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奇异的状况,破产的小织户倒是过得很滋润,反倒是那些大商户一个个被重创,手下织工外流的厉害。

毕竟薪资没有那些工厂高。

这些大商户跟工厂不同,大商户招取织工,只付出少少银子,而工厂里每月赚到的一半被分给了织工,这样就达成了双赢的目的,通常赚钱织工们也赚钱。

赚钱了就更舍得花了,直接也带动了一些县城商业发展。

织造局那边也受到了重创,主要原因就是内务府和户部那边发现民间的布价跟织造局提供的布价差额太大,所以坚决让织造局也跟着降价。

制造局供应着整个大清商人的官服、吉服,以及整个皇宫的布料,原来只要布料送过去,皇宫那边都会接收。

可这回民间的布料价实在太便宜了,按照原来的价钱,那中间的差价,对于朝廷来说不可能看不见。

那可不是小数目,可是差了几十万两银子,这还是一季就差这么多,那一年、十年呢?

任谁都接受不了这么大的差距。

谁知道这么多银子是不是被织造局贪了?曹家那建的豪华园子,谁看不见?肯定是用贪污的钱建的。

曹家也觉得自己亏得很,之前民间的布料下降,那是因为人家用了新式的织布机,可他们还是用原来的人手和工艺。

所以价格自然跟以前一样,朝廷拿这个说茬,完全是为难他们。

要是真的价格下降的话,那么首先死的就是他们制造局,连给织工的银子都付不起,这么大的亏空,谁都不愿意拿自己的钱财来弥补。

求爷爷告奶奶之后,又走了皇上那边的路子,这批货总算是被收下。

但户部和内务府都说了,下一个季度的布料价格得降,既然人家用了新式的织布机,没道理织造局还守着原来的老破烂不放。

如今国库紧张,织造局身为朝廷的一部分,理应降低成本,为朝廷分担压力。

这么一说,织造局的官员还能怎么办,只能跟人家投降。

不投降怎么将织布机弄到手?

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杭州织造三方联手找林源讲和。

毕竟以后还是要在江南发展,也不能太得罪织造局,他们可以利用民间的压力迫使织造局投降,但却不能做的太过,闹得不死不休。

而且布价降低这个目的也达成了,林源便爽快的和对方讲和。

然后在织造局的牵线下,江南各个城市的布商商会也跟着投降,然后组成了一个江南布商总商会,且将会长这一位置让给了林源手下。

敏宁接到消息后也不小气,直接在江南办了一场拍卖会,拍卖各种布料的纺织机织布机的图纸。反正手下工匠,因为银子激励,创新不断,拿这些迟早过时的纺织机卖出去也算是收回,也算是剪了一次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