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1 / 2)

簪缨问鼎 捂脸大笑 1487 字 25天前

也不管旁人如何作想, 并州如今最重视的,还是称王一事。称王乃是登基的先决条件。当年曹丕登基前,继魏王;刘备登基前, 自封汉中王;孙权登基前,也受封吴王。乃至其后的司马炎、刘渊等人, 也要在称帝之前封个王号。而他们所封的王号, 也会成为立国后的国号。

不过梁峰面对的情况略有不同。除了刘备和刘渊,大多数开国之君的封号, 都是前朝册封。如此才能彰显名正言顺。而梁峰拒绝了南方小朝廷的封赏, 这就意味着他要跟刘备一样, 自立为王。

那么选什么封号呢?

原先的司祭将要改称“礼部”,范隆这个未来的礼部尚书也精神抖擞,向梁峰推荐可用的封号:“三代时,帝尧都襄陵,号陶唐氏。周成王灭古唐, 其弟叔虞在此封国, 称唐国。此乃晋之前身,主公统司并, 自可称唐王!”

“唐王”在梁峰这里, 可是姓“李”的。再怎么自负,他也没打算把李唐的名号加在自己身上。

见梁峰不做声, 范隆也不执着, 继续道:“周平王之子姬唐封南梁, 治汝, 以封邑为氏,称梁国。主公乃姬唐子孙,且出身陈郡,也可以梁为号。”

这是攀附旧姓了。梁峰是不是姬唐子孙,没人在意。但是东周后裔的名头极为好听。而且梁峰的郡望在陈郡,在司马炎登基后,此地并入梁国。称梁王也算得上妥帖。唯一的问题是,梁国隶属豫州,如今还在南方小朝廷辖下。若是以梁为号,恐怕要即刻出兵,占了豫州才是。

然而司州初定,下一阶段的目标应是从冀州、青州方向包围兖州,打豫州还有些困难。同时以姓为国号,总觉得有点怪异。人家叫刘汉、曹魏、李唐、赵宋、朱明,难道他要叫梁梁?

沉吟片刻,梁峰终是道:“还有呢?”

范隆知此号不合主公心意,立刻道:“上党属韩,可以韩为号。”

韩国?梁峰立刻摇头:“不妥!”

“若韩不妥,亦可用赵。”范隆解释道,“赵烈侯建国,都晋阳,后迁中牟、邯郸。主公坐拥并冀,亦可以赵为封号。”

“要当赵家人吗?”像是想起了什么,梁峰唇边划过抹自嘲,然而很快,这笑容就止住了,他点了点头,“三家分晋……赵很好,便称赵吧。”

当初代晋的,正是赵、魏、韩三国。既然其他两个不能选,赵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况且胡服骑射,李牧定边,战国时赵国地危,强敌环饲,拥有数一数二的战力。燕赵慷慨悲歌之士,岂是虚名?比起其他封号,他更希望自己未来的国家,拥有此等生机和气魄。

定下了封号,称王的仪式也要尽快筹备。这可不是普通的封王,而是为称帝做准备。大小事宜都要一一安排。晋阳上下立时忙碌起来。

看着桌上书信,温峤长长舒了口气。这些天他简直寝食难安,不知要何去何从。梁公称帝,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容不得自欺欺人。温峤自幼熟读经史,一心报国。面对这样的局面,哪能不犹豫?

梁公擢他为官,一意提拔,信赖有加,对他有知遇之恩。北地万千百姓,都因梁公才得活命,安居乐业。然而自家,却是晋臣。且不说要效忠朝廷,温氏一脉如今都迁到了南地。若是他继续留在并州,为梁丰效命,族人是否会受到威胁?

更别提,还有青史留下的名声!

可是真要走,他又确实舍不得。并州的气象,是他从未见过的。若是弃了并州,前往扬州,他是否又要陷入那无休止的清谈之中,眼看山河破碎,万民流离?他也有抱负志向,扬州的小朝廷,能实现吗?

恍惚间,他似乎懂了当年荀彧的心情。曹公是难得一见的明主,若是没有篡汉之心,该有多好!

然而万般纠结,皆终于面前这封家书。父亲亲笔来信,命他留在并州!非但如此,还把太原温氏的旁枝尽数交给他掌管,同时遣族中贤良,入他门下,为他所用。

这一刻,温峤突然觉得自己犯了傻。他是荀彧吗?现在是汉末吗?当然不是!